1.好的选题是乐成的一半。通过我自己的履历以及对周围同学论文题目的视察,我感受选题很容易陷入以下三种逆境:一是题目很是老,一看就已经有很是多的人做过。不是说这类题目不会有创新,只是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做这类题目,很难有所突破。
相比力这类老题目,用成熟的方法去做一些新鲜的内容可能越发容易做出边际孝敬。二是题目与现实脱节。
经济学应当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服务于现实,但许多选题乍一看并不切合直觉。不能说不切合直觉的效果一定是错的;只是,如果你做出来的内容不切合现实,需要仔细思考其背后的逻辑——是否你选择的样本、方法、变量有问题?如果没有,是否现实世界中有一些“直觉”背后的工具被人们忽视了,你又该怎样说服读者接受你的结论?三是题目有趣,但没有太大意义。这是我现在很是渺茫的一个问题。
我对应用微观比力感兴趣,也经常在备忘录里记载一些来自文献或生活的选题灵感;这其中的绝大多数题目,乍一看新鲜有趣,但厥后仔细一想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而我很是不希望自己陷入这些小而有趣但没意义的题目里。好的题目很难找,但找到了就事半功倍。
2.全面的文献阅读和梳理可以资助你少走弯路。可能是因为英文不太好,我不大爱读英文文献;中文文献也经常只读摘要结论,中间内容草草略过。由于文献读得不够多,我经常遇到一种情况是,论文已经做到了一半,突然发现一篇没读过的文献,内里先容了更好的方法以及一大堆没读过的相关文献,这时才发现自己变量选择很有问题;或者是费劲巴拉清洗完了数据,设置好了变量,突然发现某民众号中有一篇数据清洗说明,如果早看到这个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这种时候我感受特别瓦解。
最瓦解的情形我还没有遇到过:你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做了点创新,已经开始写了才发现你所谓的创新早有人做过。全面而系统的文献阅读,太重要了。3.切忌闭门造车。
我以为这是我身上最大的问题。从小到大我都不喜欢下课时到讲台上问问题,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遇到了做不出的工具总是想自己查资料去解决,不喜欢贫苦别人,这是问题之一;不主动找做相似偏向的同学和老师讨论、请教,这是问题之二;由于不喜欢遇到一个小问题就去贫苦导师,总是在做完一整块内容后,才总结好所有的问题拿去请教,因此做了很是多的无用功,这是问题之三。做科研交流太重要了,千万千万不能闭门造车。
改变,从下学期多去老师们的office hour谈天开始。4.精读优秀论文,学习学术写作。我自认为文字功底还算可以,然而论文不是文学作品,除了好的文字表达之外,另有一些越发重要的工具需要掌握。
其一,弄清楚什么该陈诉,什么不必陈诉。答辩前与朋侪做pre演练时,我才恍然发现自己的变量设置方式写得并不详细。
论文该向读者转达最重要的工具,这意味着我们一定不能事无巨细地将所有步骤堆砌到论文当中。变量设置和数据处置惩罚历程中的种种细节,哪些需要汇报,需要汇报到何种水平,这些是可以通过阅读优秀论文习得的。其二,不说模棱两可的空话,不妄下结论。
我发现写论文时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在叙述历程中随口说出一句没有凭据的话来;看似行文流通,实则经不起推敲。好比我们想在选题配景中引出什么工具,随口说了一句“随着近年来房价上涨”——“近年”是哪几年?房价真的在上涨吗?这句话形貌的是总体、平均还是局部?虽然这样的句子并非文章所要叙述的重点,但也应努力确保其表达清楚、严谨。其三,逻辑清晰。
始终记得论文是写给别人看的。怎样把自己想讲的故事给别人批注白,把别人说服?首先需要清晰的逻辑。一篇文章仅有丰满的事情量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能够解释每一部门事情存在的须要性,以及所有事情之间的逻辑关系。
5.造就时间治理能力。我是一个做事情拖延可是又拖延有度的人,体现在我总喜欢在deadline前的较短时间里制定周密的计划紧锣密鼓地完成需要做的事情。
得益于短时间内的高效,我看似完成了所有事情。可是由于浪费了那些更长的低效时间,我经常在事情完成后陷入一种“如果不浪费那么多时间你明显可以做得更好”的后悔之中。
人家都用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去准备博士申请,我非要玩到只剩三个月然后天天泡在自习室里突击;写论文也是,以为自己写工具快,跑完所有回归之后一直不着手码字,非要等到快交稿时花十天天天坐在电脑前码了两万字出来。可是,我明显可以早早写完结业论文,也拿去看成申请质料;我明显可以早早写完研究计划,幸亏最后几个月里专心举行专业课的温习;我明显可以早早考个悦目的雅思结果,不至于在申请历程中因为六级结果不达标直接丧失P大所有相关学院的报名资格。我太习惯评估自己可以完成一件事情的最短时间,然后把所有事情都挤在一起来做。然而越发康健的事情方式应当是,把每一项任务掰得更碎,使用更多的时间、更高质量地完成它们。
6.广泛地阅读、攀谈,去相识真实的世界。书本上的西方经济理论离中国的现实太远了。把那些经由抽象的理论不加修改地直接拿来解释中国的现实社会,多数是有问题的。
恐怖的是,我发现自己读了七年经济学,依然不相识中国社会。怎么加深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我自己探索了两个方法:一是多读,读非虚构作品,尤其要读社会学、政治学读物。
社会学多田野观察,样本量小,叙述精致,量化模型少而简朴,我认为比经济学文章更适适用来相识真实社会。此外,经济不行能脱离政治制度而独立存在,读点政治,能开拓思考问题的思路。二是多视察、多谈天。
有两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1)环京地域情况羁系格外严格。前些年家乡的工厂还没大量倒闭、外迁时,开工时间多从白昼换成了晚上,一是能够避开巡视,二是夜间工业用电价低,能节约成本。
去年读到一篇来自海内某顶刊的文章,作者正是使用夜间用电量的攀升来解释针对工业企业的情况羁系政策的失效。我心里连连发出“哇,我怎么没想到可以写这个”的叹息。(2)去年寒假回家时,跟妈妈聊到现在许多农村适龄男子找不到女友,一把年龄还没完婚的王老五骗子触目皆是。
原因之一是年轻女人们——不管是读过书的还是没什么文化的——都早早脱离农村,来县城寻了事情。不为此外,只为找个城里的丈夫。这是一种奇特的人口流动原因——为了“向上”的婚姻而流动,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又与中国奇特的婚姻文化精密联系。
这个题目我记在了备忘录里。没过多久,得知亚南院的两位老师写这个题目的文章发在了Labour Economics上。
能力不足又懒惰的我心田百感交集。我或许会一直记得这两个瞬间,并以此勉励自己。
好的研究题目,可以来自生活。而作为经济学学生的我们虽然更懂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但由于社会阅历尚浅、生活情况单一,真的需要通过身边各行各业的人,去相识真实的社会。推荐阅读:《结业论文查重是怎么查的 》《博士结业论文怎么选题》《 论文查重重复率太高怎么修改? 》。
本文来源:泛亚电竞游戏官网-www.adminicus.com
地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咸丰县付斯大楼87号电话:0898-88889999传真:0898-66669999
手机:15687052491邮箱:admin@adminicus.com
Copyright © 2005-2023 www.adminicus.com. 泛亚电竞游戏官网科技 版权所有备案号:ICP备23295666号-3